央视网消息:从三月下旬开始,“马拉松超级周末”如约而至。这个周末,有近20场马拉松赛事接续上演,江苏无锡办起了马拉松博览会;湖北武汉推出樱花文旅大礼包,参赛观赛成潮流。高关注度赛事点燃赛场内外消费热情,中国体育赛事的“流量”正在加速 转化成为消费“能量”和经济“增量”。
一人参赛,全家出游;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等理念深入人心。今年无锡马拉松通过派送消费券大礼包等,仅一场赛事就直接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.05亿元,同比增78.2%,显示了“赛事+文旅”多元化消费模式的魅力。据无锡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,今年马拉松期间,无锡文旅推出了160多场活动、演出和展览,提供了40多万份的景区优惠券。
上海F1中国大奖赛吸引了超22万人次现场观赛,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5.25%,比去年增加100%。F1法拉利车队车手勒克莱尔表示,一级方程式赛车正变得越来越火爆。如今,它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形式。竞技宝JJB入口要努力吸引那些不一定原本就热爱这项运动,但会因为其娱乐性而爱上它的人
去年,上海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,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.78亿元、拉动效应309.90亿元。通过高水平赛事的引领,体育赛事成为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城市的亮丽“名片”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,要培育新型体育活动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这个观赛基础和参与基础。特别是电竞、街舞和体育舞蹈,都是年轻时尚有活力的新项目,值得我们各地在培育品牌赛事上加以关注。
处于高位增长态势的中国竞赛表演业火热带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。依托体育赛事流量入口,通过加强跨界合作、强化消费联动,中国体育赛事的“流量” 正加速转化成消费“能量”和经济“增量”。
专家表示,积极推动体育与文旅商业融合发展,将专业化和市场化结合起来,不断拓展体育赛事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厚度。戴斌称,实行分类管理,稳步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竞技体育,服务于全民健身社会的群众体育,以及市场化、产业化的时尚体育。要通过“体育+旅游”不断延伸体育经济的产业链,要完善体育赛事的产品谱系。
本文为原创发表,并经本网编辑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